本文核心数据: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历史、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逐渐成熟,以及 AI 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萌芽期。相比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能适应于各类真实的生活的场景,使得机器人能从专用转向通用,增大规模效应减少相关成本 ; 此外,人形机器人也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态之一。
人形机器人具有更智能的大脑:工业机器人的行为通常是被事先编码设定的 ; 人形机器人在全方位 AI 感知技术和 GPT 大语言模型加持下呈现出较高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具有自主学习、决策以及推理的能力。
人形机器人具有更灵活的身体:通用型工业机器人因为其主要替代的是重复性劳动,根据事先设定完成重复工作,所以其自由度一般为 4-6; 而人形机器人的行为更类人,其自由度一般在 20 以上,使其能完成更加复杂、多样的动作。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由于被事先设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相对固定 ; 人形机器人一方面在大脑层面具备自主学习、决策以及推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身体层面具备更高自由度,能够完成更多样的动作,因而其应用场景更多元化。
早在 1986-1993 年,日本本田公司接连开发了 E0 到 E6 等 7 种行走机器人,只有腿部结构,大多数都用在研究行走功能。1993 年,公司在研制的 P1 基础上加上了双臂使其初具人形,而后同年完成的 P3 则是 ASIMO 的原型。2000 年,本田公司推出 ASIMO;2013 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 Atlas,能够在碎石堆上行走。
而特斯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最快的公司,最初于 2021 年的 AI DAY 发布了人形机器人的概念机,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迭代,完成了开发平台建造、Optimus 产品亮相以及电机扭矩控制、环境探测与记忆、双手复杂任务等能力的实现。
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布局者多为科技公司,也有多家跨界公司入局。美国 1X technologies 公司与 ADT commercial 合作成功开发的 EVE 机器人可用于安保、护理、调酒等场景,目前在售,每月可生产 10 台,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开始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 ; 公司的 NEO 机器人主要使用在于安保、物流、制造、机械操作和处理复杂的作业,2023 年底开始接受预订。英国 Engineered Arts 研发的 Ameca 机器人能在与人类互动时检测情绪和年龄,并可以用常见的表情进行交流,主要使用在于实验研究、展览、接待、教育等领域。
国内有小米 Cyberone 重建真实世界、实现运动姿态平衡、感知人类情绪 ; 优必选 Walker X 主要使用在于科技展馆、影视综艺、商演活动、政企展厅 ; 智元机器人远征 A1 预计先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随后逐步走向 to C 应用。
综合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技术实力与量产成本,英国 Engineered Arts 处于领导者地位,而美国特斯拉、1X technologies 公司则处于强表现者地位,我国的智元机器人、优必选、小米以及美国 Agility Robotics 公司均处于竞争者地位。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形机器人已有商业应用场景预期落地,例如巡逻、物流仓储 ; 商业化进程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则有 EVE 和 Digit。具体而言,美国 1X technologies 公司与 ADT commercial 公司共同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EVE 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巡逻安保场景 ;Digit 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物流仓储环节,进行的任务最重要的包含卸载货车、搬运箱子、管理货架等,预计将在 2025 年全面上市。
在政策、资本和技术多维度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力有望被加速释放。未来的商业应用场景有望渗透进入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马斯克曾表示其设计特斯拉机器人的远大目标是让其服务于千家万户比如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等。目前较有潜力的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主要面向制造业、航天探索、生活服务业、高校科研等,预计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将有望实现制造业场景应用的突破,小批量应用于电子、汽车等生产制造环境。
根据 2023 年 5 月 GGII 发布的报告预测,预计到 2026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 3.5%,市场规模超 20 亿美元,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美元。参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 25% 的数值测算,2030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50 亿美元。